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性的提高,补贴资金逐步退坡,为光伏数次降低上网电价,最终实现平价上网,起到了扶上马、送一程的作用。
推动交付年限15年以上的老旧住宅电梯报废更新或大修改造,到2027年累积报废更新或大修改造老旧住宅电梯4000台以上。(责任单位:省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9.加快公共交通和船舶新能源化。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能源局)5.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供销社)13.推进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二)坚持标准牵引、扶优汰劣。(责任单位:省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7.完成燃气老旧管道和设施设备改造。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
统筹省住房与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省建筑业碳达峰碳中和奖补资金,支持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推动二手电子产品交易规范化,防范泄露及恶意恢复用户信息。而且,在海外建厂还面临满足当地法规要求、风俗习惯等挑战,耗费人力、财力、精力。
9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八次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新德里峰会宣言》,同意了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的目标(增加两倍与增至三倍意思一致,但文中涉及不同机构、场合提出的目标中,基数年设定略有差异或未提出明确基数年,不过就2030年的总量级来说,差别不大)。针对此类情况,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曹茜芮表示,目前全球供应链的链条在收缩,贸易规则在调整,整体格局在重构,我们已知的贸易限制并非暂时现象,未来这一态势仍将延续。茹佳林也表示,我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由于对当地法律、政策环境不熟悉,再加之文化差异等问题,容易导致决策、行动缓慢、市场开拓受阻。茹佳林认为,目前部分国家、地区的市场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我国光伏企业在进行海外市场考察时,可以将眼光放得更开阔些,做决策时也需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
而对于行业、企业在未来的出海中需注意哪些问题,警惕哪些风险,诸多业界人士、研究人员也给出了意见建议。在产品出口贸易受阻、地缘风险加剧、海外主流市场纷纷推行光伏制造本土化政策的情况下,我国光伏行业也出现了新一波的出海建厂潮,其标志性事件就是组件五巨头(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阿特斯)聚首美国,其中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的首个美国产线布局都是在2023年达成的。
他还表示,与中东北非的交流、沟通是今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工作重点之一,年初给会员发了考察预通知,反馈、报名都很踊跃,说明这一市场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多元化布局有利于分散风险、增强多元化能力,但毕竟欧美市场仍占着半壁江山,尤其在组件环节,两大市场相加后占到了出口总额的64.4%,其动态仍需重点关注。王勃华也在演讲中提及,去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样貌,欧洲、美国这两大市场占出口总额比例均有10%以上的下降,亚洲则上升了6.3%,此前基数较低的非洲更是同比大增近60%;组件出口前十名国家占比从70%降低到了62%,同时,一亿美元以上出口国数量增加了7个,比利时、沙特、巴基斯坦等市场增速较快,跻身出口量TOP10。在海外某研讨会上,欧洲光伏协会(SPE)、德国太阳能协会(BSW)、法国可再生能源贸易协会(SER)、巴西光伏太阳能协会(ABSOLAR)代表分别介绍了本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并对未来进行展望,来自研究机构的专家也针对美国、中东等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从中也可看出,无论是欧洲、美国等光伏先发地区,还是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在光伏发展上都具有较大的野心和较高的预期。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达216.88GW,148.1%的同比增速刷新历史纪录,在全球新增装机总量中占比过半。近两年来,国际光伏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出海过程中,我国光伏企业可能面临哪些风险?又能够采取何种方式应对?海外市场提速2023年6月,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在《2023年世界能源转型展望》中提出了上文所述的2030年目标和规划,并表示这对于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以内十分重要。在企业策略方面,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光伏分会秘书长张森建议光伏企业保持较高比例的全球供应,坚恃创新并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建立光伏产品绿色低碳认证标准体系,加大力度建立高水平ESG体系,为更顺畅地出口、出海做好准备去年光伏原料及组件价格触底。
以江苏为例,2023年,全省通过节能评估的光伏项目超50个,总投资额超过1733亿元。2月29日阿特斯最新发布显示,阿特斯为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阿莱金特体育场举行的第58届超级碗(Super Bowl)赛事供电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全球化是天合光能的发展战略,包括构建产能体系、服务体系、经营管理体系、风险管控体系全球化,以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光伏产业的营收和产能实现显著增长。
装机量方面,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国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216.88GW,为有史以来年度装机量最高值,相当于2022年全球光电装机量总和。全球化布局,增强国际竞争力技术革新在国际竞争中形成比较优势,为中国企业争取到更多订单。今年该公司新成立战略发展部,将通过多个渠道增加企业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出镜率,发挥央企排头兵作用,扩大企业影响力,增加全球市场占有率,为全球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光伏企业的发展步伐也在持续加快。(受访者供图)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省内光伏电池产量达到175GW,占全国比重32%。进入2月以来,全球各地的太阳能展相继启动。
在上海地铁江杨北路车辆段,江苏日托光伏轻柔组件项目布设航拍图。2024年2月28日至3月1日,阿特斯携高效光伏组件、逆变器和储能系统系列产品,亮相日本东京国际太阳能光伏展 PV EXPO。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电的超级碗赛事。2024年一季度是光伏企业传统业务淡季,协鑫集成却连续中标国际国内多个大型订单。
紧随一带一路倡议,中节能太阳能镇江公司产品已经销往欧洲、南美、东南亚。有着独门绝技的光伏制造企业从容不迫。
一些机构预测,2024年全球安装量预计会超过500GW。对光伏企业来说,全球化拓展势在必行。该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约410万千瓦时,可减排二氧化碳约3330吨。2023年年底,硅料价格降至6万7万元/吨;光伏组件价格较高点已下降1.08元/W,对应组件价格、系统成本降幅达到55%、28%。
N型TOPCon电池技术以其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势,被业内专家认为是未来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江苏日托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晓忠表示,作为一家创新驱动型的技术企业,日托光伏组件实现轻柔薄美的特点,受到全球500多家客户青睐,为分布式光伏市场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2月6日,西班牙太阳能光伏展在西班牙马德里开幕;2月28日,2024年日本国际太阳能光伏展在日本东京开幕;2月29日,2024第十九届济南太阳能展在山东济南开幕江苏光伏企业积极奔赴世界各地参展。自2014年在行业内率先投入产品研发以来,至去年第五代产品正式上市,已服务近30个大型光伏电站,下一代产品技术升级方向是智能化和数据化。
国际贸易规则不断变化,光伏企业顺势而为,通过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等方式,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蒋伟任职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从事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维,长期关注光伏组件等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报价。
从客户视角出发,深入解决问题的本土化出海模式,国内人员还可以远程提供技术支持,国外项目人员学习掌握后,进行现场施工模拟、考核等。成绩的背后,是江苏光伏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以及积极拥抱全球化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表示,截至2023年底,天合光能光伏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超190GW,天合光能210组件累计出货量超100GW,全球第一。产学研联动,加大技术创新中国光伏领跑全球,核心技术引领行业进入黄金赛道,技术创新是光伏行业发展的最大引擎。
不谋而合的是,在隆基绿能最新投资者活动关系调查表中称,从全球范围内看,在当前组件价格不到1元/W情况下,光伏发电成本优势非常突出,进一步驱动全球潜在需求充分释放。范国远分析,如阿特斯、天合光能等行业重点企业已实现垂直一体化,其产线从原料到终端,覆盖整个产业链,成本把控精细,原有渠道也非常稳固,足以应对市场价格的波动。
产能过剩,价格下降最近几天,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范国远正在带领团队对《2023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白皮书》做最后的内容核对。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光伏企业营收达到约7000亿元人民币,光伏电池产量达到175GW。
多晶硅产量超143万吨,同比增长66.9%;硅片产量超过622GW,同比增长67.5%;全国晶硅电池产量超过545GW,同比增长64.9%;全国晶硅组件产量超过499GW,同比增长69.3%。面对物美价廉的产品,2024年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将释放更多需求。